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飞机起飞降落人为失误造成的空难这么多,为什么不使用自动驾驶技术?

飞机起飞降落人为失误造成的空难这么多,为什么不使用自动驾驶技术?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飞机起飞降落人为失误造成的空难这么多,为什么不使用自动驾驶技术?

你好,我是一名民航管制员,这个问题我比较了解,这个问题要从几个方面来回答:

1.自动飞行的应用场景:现在飞机都是有自动驾驶功能的,飞行员起飞后按照航线图加入预订航线,升到指定高度后,一般都是在6000米以上的高空了,按照规定,同一高度层上,前后飞机间距不能低于50km,所以一条航线上的飞机就像等距行驶的汽车行驶在笔直的高速路上(航线一般都是笔直向前的),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如雷暴云等天气现象,突然出现的其他飞行器干扰等)飞机是可以切换到自动飞行模式的,这时候飞行员可以看书,看电影,抽烟聊天用餐等等…….完全不用担心需要手动干预飞行,就算有天气现象或飞行器干扰,地面管制指挥室也会通过陆空数据通道及时告知飞行员,飞行员则提前切换到手动模式进行绕飞,避让。

2.关于黑色三分钟:飞机起飞后的1分钟和降落前2分钟被称为“黑色3分钟”,因为大多数的空中特情甚至事故都是在这期间发生的,在这期间,飞机降落前需要执行起落航线飞行,四边转五边的时机需要飞行员去灵活把控,转弯太早降落下滑距离不够,转弯太晚损耗太大,同时还要考虑风向风速,下降距离等,另外还有,飞机降落前,会产生“地面效应”,飞机的升力会瞬间出现很大变化,而且风切变现象一般都出现在距地面600米以下高度,这正是飞机对正跑道准备下滑降落的高度,如果出现巨大气流变化,依靠自动驾驶,根本不能够灵活应对,指望自动驾驶是不靠谱的。

3.空难原因:

正如前面所说,飞机起降阶段需要人为干预的情况太多,不可能实行自动驾驶,而所发生的空难,原因都是驾驶人员技术能力欠缺,意外反应时间不够等原因造成的,要解决起降阶段的安全问题,唯有依靠仿真模拟训练,训练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才可以。

自动驾驶技术是近现代提出来的,现在主要应用于汽车领域,同时不可面对的是汽车领域并没有完全攻克自动驾驶问题,更别说飞机了,飞机上设定有自动和手动驾驶,自动驾驶的弊端太多,不能完全应用在实际控制中,不能够完全应用于飞机停落的实际情况中,自己了解一些,并不多,谢谢指正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