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无功补偿柜是装在负载前端好还是后端好呢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低压无功补偿柜装在负载后端好。
无功补偿的实际补偿其实是补偿了电容柜接入点的前端,所以安装的位置越是靠近末端,其实补偿的效果越好(也就是母线上的电流越低,损耗就越少);
以前端和末端来说明这个区别就是,如果安装在前端(即安装在进线柜侧)那么电流降低的位置是进线柜位置电流降低,而补偿柜后面部分电流没有降低;如果是补偿在末端,那么整个母线上的电流都会降低。所以补偿设备越靠近末端补偿效果越好。
而电容柜放在前端只是设计的一个惯例,而没有要求一定要放在前端。现在推荐的设计方式都是将电容器放在末端。
无功功率补偿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简称无功补偿,在电力供电系统中起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的作用,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所以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在电力供电系统中处在一个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位置。合理的选择补偿装置,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减少电网的损耗,使电网质量提高。反之,如选择或使用不当,可能造成供电系统,电压波动,谐波增大等诸多因素。
呵呵,
摘录一段资料给你也许有用
46. 典型案例:用电减少出现补偿不好
现象:某电房变压器为500KVA,配置4路补偿电容,1996年投入使用时,因为是满负荷用电,电容通常全部投入运行,补偿正常。2004年后工厂搬迁,原厂房改为库房,用电减少, COS值大幅度下降。
现场调查发现:变电房出线的最大电流只180A,为设计容量的20%,用电设备是空气压缩机、电梯等,负荷波动大。
检查发现问题是:
? 1、电容配置不合理:为了降低成本,原来的柜子配置的电容组路数少,仅仅4路,每路电容的容量很大,而且不均匀。4路电容分别为:①路60Kvar(4个15Vvar),②路60Kvar(4个15Vvar),③路30Kvar(2个15Vvar),④路15Kvar。
手动投切电容测试得知,正常工作时需要15Kvar~60Kvar的电容就够了。
? 2、延迟时间设置不合理,原来的补偿器GZK870设置为30秒,不能及时投切。故使功率因数很低,用户月月遭受罚款。
处理:将GZK870更换成新型GZK871,并将延时降低到10秒,把四路电容均改成15Kvar。运行数天,COS值上升到0.93左右,达标。
责任:电容配置不合理,补偿器参数设置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