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约谈与恒大回应,意义重大!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01
在政策趋严的背景下,作为绝对龙头的恒大集团近期备受关注,金融管理部门对恒大的关注亦从幕后走向了台前,意味着处于舆论风口的恒大仍在渡劫中,后续化解债务风险的力度需要更大、步伐需要更快。
8月19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约谈恒大集团高管。新闻很短,但释放的信息量却很大。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指出,恒大集团作为房地产行业的头部企业,必须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战略部署,努力保持经营稳定,积极化解债务风险,维护房地产市场和金融稳定;依法依规做好重大事项真实信息披露,不传播并及时澄清不实信息。
关键词“必须”表明了国家的态度, 因为恒大是中国房地产行业“头部企业”。作为行业标杆,应当扛起一面引领行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造福社会的大旗。
对此,20日凌晨,恒大官方微信公众发文给出了回应。
对此恒大回应称,将全面落实约谈要求,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战略部署,切实履行企业主体责任,全力以赴、想尽一切办法确保工程建设,保质保量完成楼盘交付;坚决依法依规做好重大事项信息披露,绝不传播并及时澄清不实信息;以最大决心、最大力度保持公司经营稳定,化解债务风险,维护房地产市场和金融稳定。
在发布被约谈回应的同时,针对8月19日的“中国恒大集团正在与小米谈判出售其电动汽车部门65%的股份”的传闻,恒大也挂出了另一则声明。
该声明称,恒大汽车在战略股东引进过程中,曾与小米集团有过初步交流,并未深入洽谈推进。
02
近年来,央行首次对房企的直接约谈,充分说明当前金融监管部门关注了国内大型房企的金融风险,也防范房企流动性风险演变为金融系统性风险。
恒大作为房地产行业的领军企业,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行业内大多数房企的现状,因此本次约谈在推进恒大化解债务危机的同时,也能对其他房企起到一定警示指导作用。
约谈对于恒大来说是件好事。不怕有人管,就怕没人管,这次恒大可能是软着陆了。是让房价与地产垂直落地,还是缓慢软着路,如何处理恒大代表了顶层的看法。
此次央行的约谈整体透露了两点:对于恒大地产作为头部房企表示肯定;希望其努力保持经营稳定,积极化解债务风险。
这也是在继央行本年度4月29日约谈部分从事金融网络平台企业后,首次专针对于某一公司约谈,并发布相关新闻公告。
央行意思很明确,恒大不能倒!
不仅仅是恒大,近两年来接连有房企爆发财务危机甚至破产倒闭,范围已经不再局限于中小房企。
03
在2020年的时候,央行针对房地产提出了“三条红线”,如果房地产商触及“三条红线”,那么银行就不会给予其融资贷款。恒大集团就是触及“三条红线”之一的房地产商。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恒大在2020年的时候,负债高达8000多亿,经过了解,它的负债率为84.77%。因为负债率非常高,所以向银行贷款就变得非常困难,用新钱填旧债的路就走不通了。
根据恒大给出的数据,6月30日,恒大净负债率已降至100%以下,实现一条红线变绿,且其恒大有息负债约5700多亿元,与去年最高时的8700多亿元相比,短短一年时间里,大幅下降了约3000亿元。
恒大是5700亿的总负债,当然过去不存在问题,拿新债补旧债,然后不断的这样的循环,始终保持在一个高负债的情况情况下来运营。
供给侧改革要求去杠杆,加上“五道红线”,导致无法实现之前的循环了,资金流就会面临问题。
近期,恒大进行了管理层人事变动,许家印卸任董事长职位,由赵长龙接任。在业内看来,这一人事变动一时间惊起千层浪,各界对此产生种种声音,对恒大的处境和发展前景存疑。其实这也是恒大解困的一种方式。
04
在政策趋严的背景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对于中小房企而言,有几点启示:
依据条件有序扩张,相关多元化。盲目跟风多元化业务不仅得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造成资源分散、业绩下滑,甚至经营混乱,反而得不偿失
依然区域深耕,但需要拉开根据地的范围,并且在根据地内有底线的机会性拿地,过程中创新合作模式。同时,拿地过程中要具备底线思维,对于发展型房企来说,单项目不亏就是底线。
创新融资模式,加强同业、异业合作,做好准备,抓住未来可能的货币适度宽松的窗口期机会。
升级产品和服务,基于客户价值而挖掘竞争溢价,成本优化+产品服务溢价要具备5--10%的竞争力。但是要注意,单方面控制成本与单方面追求产品质量都是不可取的。
加强研究,持续学习,适度创新;动态对标,定期复盘;立足当下,积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