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目前的状况,会对银行有什么影响?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房地产行业风险持续上行,中秋假期期间港股房地产行业大跌,拖累A股节后第一个交易日的银行股普遍大跌。对于目前处于风口浪尖的恒大集团,浙商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常熟银行、郑州银行等多家银行就其敞口风险作出回应。
9月22日,浙商银行( 601916.SH )在上证e平台上表示,目前对恒大集团的授信金额38亿元,有足额的抵质押物,整体风险可控。
兴业银行( 601166.SH )则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本行一直严格监控对恒大集团的授信业务,只介入少量一二线城市且资质较好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融资,没有涉及非房地产板块,存量业务抵质押充足,今年以来已经根据项目开发进度逐步压降授信敞口有效管控风险。对恒大集团存量授信业务,兴业银行已经全面加强项目管理,配合地方政府“保交楼”,并积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光大银行( 601818.SH )在回应投资者关于恒大、蓝光、泛海、华夏幸福等房企的投资敞口情况时表示,“目前大型集团企业在我行的授信敞口均相对可控,不会对我行资产质量趋势产生实质性重大影响。”
曾在2020年8月流出的恒大集团恳请支持重大资产重组的文件显示,恒大负债涉及银行类金融机构128家、非银金融机构121家,借款敞口较大的银行包括民生银行、农业银行、浙商银行、光大银行等,不过,随后这份文件被恒大辟谣。
更多内容请看:
谢邀。客观来讲,对银行影响蛮大的。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经济主要依靠房地产的发展来推动增长。而成立于1996年的恒大,正是在这一阶段得到快速成长。2009年,恒大在香港首次公开招股,成功集资90亿美元。
债务驱动,一直以来是恒大快速发展的支撑。通过筹集贷款买地,再以较低利润率的情况下快速卖房,盘活资金循环,进而推动公司快速发展。但这一模式在去年发生的根本性阻碍。
2020年8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北京召开重点房地产企业座谈会,为房地产融资划定“三条红线”,即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净负债率大于100%、现金短债比小于一倍。“三条红线”全碰,企业即不得融资。在此背景下,恒大被迫以低价打折销售其开发的商品房。但最近,恒大称其为缓解流动性问题而进行的资产和股权处置计划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根据那份被恒大辟谣的求援文件,恒大负债涉及超过128家银行和逾121家非银行机构,涉及银行也是够广了。其中境内银行类金融机构171家,借款余额2163亿元,主要为民生银行293亿元、农业银行242亿元、浙商银行107亿元、光大银行100亿元、工商银行94亿元、中信银行94亿元。
摩根大通9月初估计,民生银行对恒大的风险敞口最大,从授信总量上看,该行一直以来对包括恒大集团在内的集团客户严格实行集团统一授信管理。自去年9月份以来,恒大集团加大了房地产销售回笼力度,在该行授信提用敞口有所下降。同时,民生银行还提到,该行后续将持续对恒大集团及其关联企业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的变化进行跟踪监测,保持与对方密切沟通,如出现风险状况,将会积极采取风险控制措施。
谢邀。
恒大作为国内房地产开发龙头企业,行业地位非凡。
同时,房地产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资金需求巨大,其负债规模庞大。
负债结构上,多系金融借款,银行等金融机构会要求提供土地、在建工程做抵押。
曾经流传“大而不能倒”的说法,但随着方正集团、海航集团的破产重整经验成熟,恒大也并非不可不倒,只是后续资产处置较为费时费力。
在金融风险防范上需要政府主管部门介入,且应对这种超大型企业的金融风险,广东还是非常有经验的。有兴趣可翻看广国投的破产清算案件,该案为《企业破产法》的出台提供很多有益经验。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亏点钱呗,对整个行业来说不会太多,但资产变现很麻烦
1.坏账增加,利润减少,股价难涨。但不会形成系统性风险。
2.压低房贷占比。大幅提高小额信贷,消费贷占比。
没有任何影响
我比较关注盛京银行
时间会给答案
没有什么影响,银行给他们的钱都是有足额抵押物的,除非中国房地产崩盘。
目前,银行未一能做的事,就是后悔后悔+后悔。自己扇自己嘴巴,自己骂自己瞎了眼,痛痛快快的吃完恒大给它们定下的套餐,
虽然都信誓旦旦有质押,可坏账的风险也不小,因为质押物因为恒大事件会贬值
你问银行就知道了
增加点坏帐而已
影响会比较大,坏账增加,利润下降,而且导致银行资金的投向发生改变。具体每个银行影响程度不同,盛京、民生、中信影响最大
1.银行给恒大的贷款有可能会损失(尽管不少贷款有抵押),但是房屋能否建成,后续重组是否要放弃部分债权。
2.恒大可能会导致房价下跌,导致房贷弃贷率,不良贷款率提升。
3.恒大可能引发房地产和房贷的整体性风险(当然这是一直在避免的)
没啥影响
影响不大,银行都是抵押贷款的
难道没有人回答,在有的地方,从去年开始,恒大就不和绝大多数银行合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