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心衰的治疗

心衰的治疗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心衰的治疗

病情分析:

确诊是心力衰竭了吗?

心力衰竭分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症,包括收缩性心力衰竭和舒张性心力衰竭.诱发的因素有:感染,治疗不当,心率不齐,血容量增加,体力或是精神负担过大,原有心脏病加重,并发其他的疾病.并发症有:心律失常,呼吸道感染,电解质紊乱,肺栓塞等

指导意见:

)洋地黄制剂:给药方法一般分两阶段,即先在短期内服负荷量,而后给维持量保持疗效.根据病情及洋地黄在体内蓄积情况,负荷量有两种给药法.

①速给法:凡病情危急,从未用过洋地黄制剂或停药已2周以上者,首次可用洋地黄的l/2负荷量,即毛花甙丙0.4mg,加10%葡萄糖液20ml静脉缓注,2~4h后可再注射0.2~0.4mg,以后改口服地高辛维持.或用毒毛花甙K0.125~0.25mg,以葡萄糖液稀释后静注,必要时1~2h后重复1次(总剂量0.5mg),以后改口服地高辛维持.或立即口服地高辛0.5mg,而后0.25mg/6~8h,共2~3次,后续用维持量.

②缓给法:适用于一般心力衰竭患者.可用地高辛0.25mg/6~8h口服,或3/d;或用洋地黄毒甙0.1mg,3/d,一般用药2d后改为维持量.在易中毒或病情不很急的患者,可采用地高辛0.25mg/d,2~6d后亦能达到负荷量.地高辛维持量一般为0.125~0.25mg/d,老年患者,肾功能衰竭患者要减量.

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心律,心率(宜在70~80/min),绌脉,尿量,有无毒性反应(如呕吐,黄视,频发早搏,二联律及心动过缓等).在心肌炎,心肌缺氧(如心肌极度肥厚,冠状动脉狭窄,肺源性心脏病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及电解质紊乱时易产生毒性反应,剂量宜酌情减少.对疑有毒性反应者,可测定血清地高辛浓度.如有毒性反应发生,除立即停用洋地黄类制剂及利尿剂外,要纠正电解质紊乱(尤应注意纠正低钾和低镁血症),对早搏及快速心律失常可用氯化钾(肾功能不全,高钾血症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忌用)静滴,或用苯妥英钠100~200mg以生理盐水稀释后静注;或用利多卡因50mg稀释后缓慢静注,继而以1~4mg/min静滴维持.若上述药物无效可试用硫酸镁2g稀释后静脉缓注,继而用2%硫酸镁500ml,6~12h内静滴.如中毒表现为心动过缓,心室率<50/min时,可用阿托品;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者,可安装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重度地高辛中毒者,有条件时可用地高辛抗体对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