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洛普的“优势理论”具体内容是什么?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这一理论认为,把个人、企业定位围绕独特优势来进行是最有效的,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扬长避短。这个工具,它将会问人们180个问题,用三到四个主题来帮助被测试者来识别他们的优势。
比如,你认为“你是一个有竞争力的人吗“?“你虽败犹荣吗”?“你适合当一个领导者吗“?等等,在问这些问题时,同时希望回答时提供一些具体的例子,而不止“是’或‘不是’的答案,以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具体内容:
1、我知道对我的工作要求吗?
2、我有做好我的工作所需要的材料和设备吗?
3、在工作中,我每天都有机会做我最擅长做的事吗?
4、在过去的六天里,我因工作出色而受到表扬吗?
5、我觉得我的主管或同事关心我的个人情况吗?
6、工作单位有人鼓励我的发展吗?
7、在工作中,我觉得我的意见受到重视吗?
8、公司的使命目标使我觉得我的工作重要吗?
9、我的同事们致力于高质量的工作吗?
10、我在工作单位有一个最要好的朋友吗?
11、在过去的六个月内,工作单位有人和我谈及我的进步吗?
12、过去一年里,我在工作中有机会学习和成长吗?
扩展资料:
盖洛普认为,对内没有测量就没有管理,因为你不知道员工怎么敬业、客户怎么忠诚。盖洛普拥有员工自我评测忠诚度和敬业的指标体系,Q12就是员工敬业度和参与度的测量标准。
盖洛普还认为,要想把人管好,首先要把人看好,把人用对。给他创造环境,发挥他的优势,这是管人的根本。用中国的话来说使每个员工产生“主人翁责任感”--盖洛普称作敬业度,作为自己所在单位的一分子,产生一种归属感。
盖洛普公司发明的Q12方法在国际大企业中引起了很大反响,其主旨是通过询问企业员工12个问题来测试员工的满意度,并帮助企业寻找最能干的部门经理和最差的部门经理。
盖洛普在用Q12方法为其他公司提供咨询时,这套方法早已在盖洛普公司得到检验。所有盖洛普员工,每年要接受两次Q12检验,经理们还会与员工进行很多交流,来确保公司队伍的优秀和寻找优秀的部门经理。
参考资料来源:
“优势理论”是源于彼得·德鲁克的一段话:大多数人穷尽一生去弥补劣势,却不知从无能提升到平庸所付出的精力,远远超过从一流提升到卓越所要付出的努力。唯有依靠优势,才能实现卓越。
“优势心理学之父”唐纳德·克里夫顿也问了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只关注失败的案例,我们可以尽量避免踩坑,但是也只能保证不失败或者平庸而已,如果我们想要成功,为什么不研究那些成功人士呢?
基于这个思路,克里夫顿带领盖洛普科学家团队,用25年时间,对来自不用公司、行业、国家的8万名优秀职业经理人进行海量调研,总结出来5000个指向成功的要素,然后精简归纳成为34个才干。然后才研发出识别工具——盖洛普优势识别器,为了纪念克里夫顿,现在盖洛普官网都已更名为:克利夫顿优势识别器(Clifton Strengths Finder)。
同时还有两个结论:
人是不会改变的。不要为弥补缺陷而枉费心机。
应多多发挥现有优势,做到这一点已经不容易了。
所以优势理论,大白话说就是,你要发现你的“长板”并打磨它,你在自己最油然而生、最本能唤出的思维、感受和行为模式上,拥有最大的潜能,最容易实现成功和个人幸福。而优势识别器,恰好是最科学和高效的识别工具(毕竟盖洛普公司是民调公司始祖,开发团队都是技术大佬…所以特别不重视推广…)。
放一个附件吧:
我从2011年开始接触到盖洛普优势,2018年开始生根发芽,现在真的特别热爱这个工具,如果有进一步了解的需要,可以看下上面这篇蛮干货的文章,也欢迎交流。
盖洛普从人文角度来洞察人性,提出了优势理论,即优势由才干、技能和知识组成。技能和知识可以很容易被教会,而才干则不能。要想把人管好,先要把人看好,把人用对。人是很难改变的,因此在管理员工时,重在发挥他们的优势而不是克服他们的缺点。盖洛普还认为,给员工创造环境,发挥他的优势,这是管理员工的根本。就是要使每个员工产生“主人翁责任感”。盖洛普称作敬业度,就是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是所在企业的一分子,让员工产生一种归属感。
盖洛普是众所周知的一个广告研究、媒介研究和市场研究的前辈,他主张广告应该提供给消费者育需要的情报和消费诉求,坚持用科学调查的方式来测量消费者的需要和广告效率。从论文和两次采访,我们可以发现盖洛普关于广告和研究的想法。他指出,广告应该给很多消费专家提供一个目标,罗列为广告人过于关注产品和销售,而没有去关注消费。盖洛普建议广告应该在这个"思想起决定作用"的时代通过一个消费研究决定消费者买或不买。他说,研究者疏忽了在人类需求这一方面的研究,过去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把陷入错误的消费者调查用广告。他指出消费者的需要是有意识或无意识,产品被购买后足否符合人类需要是很重要的。如果消费者的需要没被确定,那广告和产品销售是没有效用的。伴随着消费者需求研究的提出,商标的优势和不足可以被箍别出来。使用这一信息,"广告计划者必须有一个关:商标的建议,能对竞争目标产生效用。如果这类信息被利用,广告将为消费者作出明智选择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帮助。盖洛普先生曾幽默地说:"从人的心理上说,遇到一件事情,每个人除了有自己的看法外,人人都想了解别人对这件事情的看法。这就是民意调查永远不会停止的市场需求。"为此,他一直在为民意测验这一工作默默奉献着。可以说,盖洛普在社会调查这一方面的贡献是无人可比的。1984年7月26日,83岁的乔治.盖洛普由于心脏病突发在其瑞士的消夏别墅中去世。今天盖洛普的名字依然在表现公众的意见方面代表着正直和事实。盖洛普曾经说过:"那些在历史上被念念不忘的人,并非他们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而常常是因为他们的特立独行"。也许他的一生都在为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而努力吧,现在虽然他离去了,但他的确做到了让后世对他念念不忘。因为他的一些民意测验的科学方法,永远为后世所用。
盖洛普的优势理论
盖洛普从人文角度来洞察人性,提出了优势理论,即优势由才干、技能和知识组成。技能和知识可以很容易被教会,而才干则不能。要想把人管好,先要把人看好,把人用对。人是很难改变的,因此在管理员工时,重在发挥他们的优势而不是克服他们的缺点。盖洛普还认为,给员工创造环境,发挥他的优势,这是管理员工的根本。就是要使每个员工产生“主人翁责任感”。盖洛普称作敬业度,就是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是所在企业的一分子,让员工产生一种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