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韩寒?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文:文娱锚
微信公众号:wenyumao1895
1.
“我最怀念某年 空气自由新鲜”
有首特别喜欢的歌,《我变了 我没变》,最近想起它旋律的时刻,一是翘首盼望春晚第四个节目左边那位阿玛尼小哥哥唱歌,二是看到《乘风破浪》评分走高口碑逆袭票房增长势头大好之时。
说我层次太低没读过好作家,说我审美太low没见过好导演都行,我的的确确是喜欢他的。
没有十年也有八年了。
仍然想得起那些闪亮的日子。
学业繁重,每周玩电脑时间有限,首先要做的事是登录博客看看韩寒有没有更新,更新了就一字一句读完,若不幸被删,千方百计也要找来看完,再记下那些打动我的句子。
喜欢他吐槽中国电影,喜欢他跟迂腐的老年人打嘴仗,喜欢他嬉笑怒骂混不吝地说:“这世道觉得公众人物或者随便谁说一个操字就不应该,那就操翻这世道。”
年轻人,原来可以不屑规则,活得这么酷。
再说,作为一枚毋庸置疑的颜控,捯饬后的韩寒,是真的帅,在活着的有名的作家里,排得上前五了。
懒惰如我,甘愿踏着蒙蒙亮的天色,去广场细细观摩那台为他带来荣誉和鲜花的111号赛车;
怕麻烦如我,恐惧于《独唱团》顷刻卖光,去别处旅游闯进书店,千里迢迢也要带上那本已成绝唱的杂志;
秉持与老师“老死不相往来”原则的我,听闻他言语间鄙夷韩寒,便敢怒目圆睁,公然反驳。
梁静茹没给我的勇气,韩寒都给了。
他就像一束光,划过我中二病勃发又急于特立独行的少女时代。
当时,许多人眼里的韩寒,是敢于发声的斗士,是传播普世价值的意见领袖,是提起80后代表就能想到他的,响当当的人物。
抛开诸多标签,我只觉得他长得不错,说话幽默,偶有金句击中内心,文章很狂人却温和,早就不是出道时那个以叛逆出名的小子。
只顾追着偶像的光芒走,且同好者众多,以至于忽略了他本身,其实是一个争议巨大的人物。
再炽烈的情感也会由浓转淡,八年过去,早就不复当初喜欢。
我不再混迹贴吧看采访,不再有满心期待向他提问的兴致,博客不写微博不发不出新书,渐渐连新闻都懒得关注。
经过“代笔门”,经过《后会无期》拍摄期间过度曝光小野,经过这次被(伪)女权主义者大肆批驳的“直男癌”主题曲事件,对他的感情,惆怅混杂着遗憾。
是团队里哪个蠢蛋出了这么一馊主意,还是这就是他本人意志,自信到可以将舆论玩弄于股掌之中,以此来吸引眼球创造票房?
分两天发布争议极大的主题曲,徐娇站出来反对再添一把火,大号出动添油加醋煽风点火带节奏,路人跟风的跟风,怒骂的怒骂,一副“墙倒众人推”的混乱场面,不把韩寒diss到地心不罢休。
看了许多不好的评论,心中难过。
偶像就这么崩塌了吗?
作为一个余情未了的粉丝,我从未觉得如此孤立无援过。
终究是,从为韩寒与别人争得面红耳赤的小姑娘,变成了选择沉默的大人。
可他毕竟曾那么深切地影响过我。
2.
“我的失望 是世上太肮脏”
说回电影。
如果《后会无期》是碎片化叙事、韩式幽默段子集锦,靠选曲和情怀牌加分的话,那《乘风破浪》,即使不靠外物加持,也是及格之上的作品。
尤其是在厮杀惨烈的春节档,豆瓣评分艰难地爬上7.0,单日票房一路逆袭,就是最好的证明。
即使事前一场失败的炒作败坏了许多好感,在同行的衬托下,仍是值得一看的温情喜剧。
我得说, 我喜欢《乘风破浪》。
做好了拍成PPT的准备,没想到,看到了一个情节不算完满但挺流畅的小镇故事。
处处抖着韩式小包袱的笑点,存在感不算强的鸡汤,以及融入了剧情的BGM。
他还是那个我熟悉的韩寒,在电影里幽默地面对人生的难。有的梗,他埋好我明了,只等观众轰然爆发出齐整大笑。
后半段略微平淡,但堪称出色的镜头语言,弥补回来不少遗憾。
韩寒是直男癌到骨子里没错,可他更是个有审美的直男。
插曲配乐老歌新唱不必多说,王珞丹陈乔恩赵丽颖,哪个不是在韩寒电影里,让观众瞧见了她们另一番美?
小花素衣淡妆,望着划过天际的飞机落下的那滴泪,美得惊心动魄。
又,电影中同样出现了聚众打架,怎么《摆渡人》看得我如坐针毡毫无享受?
鸡汤大师张嘉佳说,跟王家卫喝了两年酒,还不会导就是傻逼。
韩寒来打脸了,真不是是个人就能当导演。
韩寒聪明,能借别人的壳子,讲一个还不错的故事,他也敏锐,能从生活中提炼段子。
郭敬明张嘉佳王宝强,你们快羞愤自尽去吧。
C同学质疑这部电影韩寒到底出了多少力,我说那你去看下他的ins。
电影拍摄期间,每天都能看到他在某些匪夷所思的时间点发动态,完全不是正常作息。
电影背后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这几点难道还看不出诚意吗?比起某些宣称剧本改了118遍卖惨求原谅的“导演”,他至少把一部品相不错的作品摆在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