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肛瘘怎么办?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肛瘘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填塞法、手术治疗两种,具体治疗方式需遵循医嘱进行。
肛瘘是肛管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感染性管道,原发性肛瘘是肛周脓肿后形成的。继发性肛瘘是由全身疾病溃疡性结肠炎、结核、HIV、肿瘤等引起。
肛瘘由内口、瘘管、外口3部分组成。少见的肛裂、痔、肛门外伤、产后会阴伤合并感染也可以形成肛瘘。
肛瘘分为低位和高位肛瘘,单纯和复杂肛瘘。肛瘘的治疗方法包括:
1、填塞法:先应用甲硝唑、生理盐水冲洗瘘管,然后应用生物蛋白胶自瘘管外口注入,从而闭塞瘘管,可应用于单纯性肛瘘的治疗。
2、手术治疗:瘘管切开术:将瘘管全部切开,靠肉芽组织生长使伤口愈合,主要应用于低位肛瘘的治疗。
挂线疗法:利用橡皮筋或有腐蚀作用的药线,穿过瘘管进行结扎,使结扎的肌组织坏死,缓慢切开肛瘘,使创面愈合。
可应用于有内外口的低位或高位单纯性肛瘘,或复杂性肛瘘的辅助治疗。
肛瘘切除术:切开肛瘘,以及切除瘘管壁,并要切至健康组织,创面可以不缝合。可应用于低位单纯肛瘘的治疗。
术后24小时内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可减轻伤口疼痛及出血。术后1~2天应控制排便,不用绝对禁食,以流食为主。术后加强肛门部护理及清洁,可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如肛门部水肿,可加用芒硝坐浴。
预防措施,积极防治便秘与腹泻,便秘时积存在直肠内的粪块易堵塞肛隐窝导致急性肛隐窝炎,最终将形成肛周脓肿。
此外,大便干燥硬结,在排便时易擦伤肛隐窝引起肛周感染。腹泻日久,也可刺激肛隐窝发炎,稀便也易进入肛隐窝,诱发肛周感染。
因此防治便秘和腹泻对预防肛周脓肿和肛瘘形成有重要意义。适当运动,避免久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