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中国的预警2000到底是不是最先进的?

中国的预警2000到底是不是最先进的?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中国的预警2000到底是不是最先进的?

在我国,院士是科学家的终身荣誉。连日来,活跃在人代会上的院士们或直抒胸臆、纵横捭阖,或条分缕析、娓娓道来,“风采”各有不同。但他们的出发点都是相同的,就是为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真知灼见,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代表建议加强我国的基础科研工作,在中小学中设立科普课程,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王小谟院士设计研制了多种型号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雷达,在三坐标雷达和低空雷达方面卓有建树。 一身朴素的衣装,满头规整的银发,精神矍铄快言快语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面对我校学术交流中心挤挤攘攘的听讲者,没有过多的客套,一步跨上讲台,开始分析起“雷达发展的趋势”。   雷达,一个国家电子工业的标志   身为我国雷达工程专家,王小谟院士非常明确地指出:雷达,这个于1935年诞生在英国的探测器,长期以来包括现在也一直是一个国家电子工业的标志。   我国从1954年开始成功研制出了中程警戒雷达,历经数十年的艰辛努力,目前我国雷达研制已经涵盖了低空、超低空、高空、三座标、预警等种类齐全的雷达系统。而某型雷达获得2005年国家一等奖,则标志着我国地面雷达已经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   “我国总体水平滞后国际5到10年,部分与国际同步。”王院士寄望在座青年,“希望在座各位为我国雷达贡献力量,把这5到10年的差距缩小、消灭,与国际同步。” 什么?王院士自有答案。“雷达已经是一个情报链中的一环,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雷达不再孤军作战。”王院士用了《三国演义》中的开篇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多功能雷达系统将是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而随着能高温工作、具备高抗辐射、频率更高、功率更大、处理速度更快的第三代半导体的出现,雷达研制出现了“数字前移、结构开放”的趋势,“专门工艺减少,研究重点不断调整,修改和更新周期更加快速,”王院士总结道,“雷达像其它产品一样,会有更多参与者,更新换代加快,希望大家参与进来。”   争口气,研制出了“我们自己的预警机”   日前,国家正式向全世界公布了我国自主研制的预警飞机,由此结束了我国没有预警机的历史。但国产预警机研制的背后,是一段国人奋发图强的历史。   曾经,我国派出专家组远赴以色列,准备购买某型飞机,“但那款飞机技术极为简单”,王院士回忆说,“以色列还不卖。”回国后,王院士下了定语,老外越不卖,我们越要做出来! 当时某中央领导鼓励专家们,“我们一定要争口气,研制出来后请美国总统来看看我们自己的预警飞机。”   “在与航空设计师无数次面红耳赤的争吵后”,中国人终于有了自己的预警机,“在目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预警机,这一点是当之无愧的。”   更具有突破意义的是,我国雷达研制已经从仿制型科研向自主型科研转变,“自主创新是必须的。”王院士对这一点看得很重。   隐形飞机不是万能的 一段时间,人们从电影里看到隐形飞机驰骋在天空如入无人之境,雷达似乎对它无能为力,隐形飞机赚取了大把大把的赞誉,似乎成了无法克制的战争法宝。但王院士一语道出了它的真实面貌,“隐形飞机也有很多弱点。”  “隐形飞机是雷达系统长期研究的对象之一,”王院士揭密说,“不要把隐身材料看得很神秘,比如典型的隐形飞机F117,它也有致命的弱点,最大的特点是镜面集中反射,反射很大,利用组网雷达就可在不同方位检测出来。还有,国外的寂寞哨兵雷达对隐身就看得很清楚。” “任何东西都是有很多弱点的,”王院士意味深长地说,“对付隐身目标,我们还是有一定把握的。”   电子科大要综合学科优势,变成“电子强国” 王院士对我校的学科实力是比较欣赏的,“电子科技大学是在电子系统非常全面的学校,有关各方面的力量较强,在争取成为‘211’大学时就因为具有相关综合力量而胜出。” “成电还应该加强在微波方面的研究,而不仅是在毫米波方面。”王院士建议,“搞微波是你们学校非常强的一方面,而且微波领域多,搞好了可以一枝独秀,况且整个电子行业非常需要这方面的人才。” “希望将现有优势学科综合结合,变成‘电子强国’。”王院士有着更高的期待。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院士也对我校学子提出了殷切希望,“虽然学电子很辛苦,希望不断学习,不断努力,既然干了这一行,就要坚持努力下去,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王小谟,上海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工程专家。 他于1961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无线电工程系雷达技术,历任电子部第三十八研究所总工程师、所长,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军工局局长,电子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1995年5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为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电子科学研究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   几十年来,他一直在科研第一线从事雷达设计研制工作,他设计研制了多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雷达,尤其在三坐标雷达和低空雷达方面卓有建树,为国家创造出较大的经济效益,为军事电子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世纪60年代创造性提出脉内扫描方法,使雷达系统大大简化。20世纪 70年代担任JY- 8 雷达主设计师,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部自动化引导雷达。20世纪80年代主持设计的JY-9雷达,具有较好的低空性能,在国外的演习和综合评分中名列前茅,获得了国内外多部订货,是国际上优秀低空雷达。他亲自主持的项目分别于1985年和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部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

不是的!

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与以色列签署 引进 费尔康 预警系统 合同 计划改装4架伊尔-76运输机 但是在美国的高压下 以色列被迫停止了合同 首批两架到达以色列等待改装伊尔-76 被迫飞回中国 在无法采购到性能与费尔康接近的预警机后 中央下令全力自主研发先进的高性能预警机 作为国家头号军事重点工程之一 被命名为“一号工程” 空警2000 的起点较高 设计时即提出 有源相控阵雷达 可空地联合指挥预警 费尔康是无法完成地面指挥和预警 空警2000 预警机采用俄制伊尔-76为载机,使用国产的 有源相控阵雷达 显控台 软件 砷化镓微波单片集成电路 高速数据处理电脑 数据总线和接口装置 空警2000 使用3块 各扫描120度的 有源相控阵雷达 来完成360度的扫描 因而 空警2000 的碟型天线是固定的 而不是旋转的 这证明了"空警-2000"采用的 是比美俄领先一代的固态有源相控阵雷达, 由于它只需以电子扫描进行俯仰和方位探测 所以不需要再采用落后的机械扫描转天线国内的网站上共出现过4架不同型号的空警2000 主要区分在 机头上方与机俯下方的天线 以及是否装有空中加油探头 美国与空警-2000类似的E-10 正在研制当中 估计在2008-2010年间投入使用 不要不信任我国的科研人员 我国的科研人员攻克了让很多西方科学家头疼的 高压气冷核反应堆 技术并成功的装备在我国 093 和094 核潜艇上 我国官方称 在未来15-20年 不会在有第二个国家的军用舰艇装备高压气冷堆.高压气冷核反应堆 使我国的核潜艇水下航速达到50节. 我国的52C防空驱逐舰 装备了我国自行设计生产的大型舰载相控阵雷达 填补了我国海军远程防空雷达探测 和应付饱和对空攻击的空白 双体隐身导弹艇 难到这些都是编出来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 海军 南海舰队 052C 防空驱逐舰 兰州舰

还可以.

是中国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