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里难受怎么办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胃里难受可能与饮食不当、精神压力大、用药不当、物理刺激等非疾病因素有关,还可能是由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胃癌等疾病因素引起的,患者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
一、非疾病因素
1、饮食不当
如果患者存在暴饮暴食的习惯,经常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还经常酗酒,就容易损伤胃黏膜,导致胃里难受。患者出现症状后需要停止进食和饮酒,可以适当按摩或者热敷腹部,减轻不适,平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进食清淡和易消化的食物。如果存在酗酒的习惯,需要尽早戒酒。
2、精神压力大
如果患者长时间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胃黏膜的血液循环,导致局部缺血,引起胃里难受的情况。患者应该进行心理疏导,减轻精神方面的压力,消除负面情绪,从而减轻不适。
3、用药不当
如果患者滥用非甾体抗炎药,会导致胃黏膜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胃黏膜糜烂甚至出血,从而胃里难受。患者需要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如果本身存在其他疾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其他安全系数高的药物进行替代治疗,最终缓解症状。
4、物理刺激
如果患者本身存在恶性肿瘤,需要长期进行放疗或者化疗,也会损伤胃部,出现胃里难受的情况。建议患者出现症状后及时告知医生,考虑停止当前的治疗,可以使用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等药物保护胃黏膜,从而缓解症状。
二、疾病因素
1、功能性消化不良
该病的病因不明,可能与胃肠道高敏感性、胃肠动力障碍等因素有关,患者的消化功能会明显下降,导致食物大量堆积在胃部,使胃里难受,出现胃痛、胃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
患者可以使用莫沙必利、多潘立酮、酵母片等药物促进消化,从而缓解症状,患者还可以采取电针治疗、毫针针刺治疗、穴位埋线治疗等中医方法改善病情。患者平时可以养成少食多餐的习惯,远离油腻性食物,避免增加胃肠道的压力。
2、慢性胃炎
该病主要由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紊乱等因素引起的,慢性炎症会损伤胃黏膜,从而引起一系列胃难受的症状,例如胃痛、反胃、嗳气、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
如果明确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需要使用奥美拉唑或者雷贝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枸橼酸铋钾或者胶体果胶铋等铋剂、阿莫西林或者甲硝唑等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从而缓解症状。如果患者存在消化不良的情况,则需要使用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药物改善病情。如果患者的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则需要进行胃镜下黏膜剥离术。
3、胃溃疡
该病的常见原因包括饮食不当、药物损伤等,胃黏膜出现溃疡,也会导致胃里难受,患者一般会出现餐后胃痛、胃灼热感、恶心、食欲不振等表现。
患者应该立即暂停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可以使用硫糖铝、铝碳酸镁等胃黏膜保护剂中和胃酸,同时联合西咪替丁、奥美拉唑等药物抑制胃酸的分泌,有效改善病情。如果病情非常严重,存在反复出血或者高度疑似恶性肿瘤等情况,则需要通过内镜下止血术、病灶切除术等手术方法干预病情。
4、胃息肉
胃息肉的形成可能与遗传、药物影响等因素有关,随着息肉的生长,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腹疼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胃难受的情况,还可能存在大便发黑、头晕等表现。
如果胃息肉的体积比较大,症状严重,甚至存在癌变的趋势,则需要考虑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切除息肉,改善病情。
5、胃癌
胃癌是指起源于胃部的恶性肿瘤,可能与遗传、环境、饮食等因素有关,胃癌早期的症状不明显,进入进展期后,患者会出现胃痛、胃部肿块、食欲不振等胃里难受的情况,到达晚期后还会出现身材消瘦、体重下降等现象。
胃癌患者早期可以进行根治性手术,中晚期可以进行围手术期治疗,术后辅助化疗、靶向治疗等,从而控制病情的发展,缓解症状,临床上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奥沙利铂、卡培他滨等,常用的靶向治疗药物有阿帕替尼、曲妥珠单抗等。
患者出现胃里难受的情况后,需要前往医院的消化内科、胃肠外科等科室就诊,通过体格检查、胃镜检查、X线钡剂检查等方法判断疾病,再进行规范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