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小学)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北京人事考试网提供北京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包括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及北京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年试题模拟题。本文为广大考生整理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小学)。更多北京教师资格证考试信息,请点击北京教师资格网。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小学)
一、单项选择题
1.欣欣解决了一个困惑已久的数学难题,心里很高兴,美滋滋地给自己点了个赞。这种情感属于( )。
A.美感 B.道德感
C.理智感 D.责任感
1.【答案】C。解析: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例如,人们在探索未知事物时表现出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学研究中面临新问题时的惊讶、怀疑、困惑和对真理的确信,问题得以解决并有新的发现时的喜悦感和幸福感,这些都是人们在探索活动和求知过程中产生的理智感。题干中的该学生解决了困惑已久的数学难题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属于理智感。
2.在幼儿园时,小军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汽车送给妈妈作生日礼物;三年级时,他送给妈妈的生日礼物是妈妈喜欢的漂亮发夹。这一转变说明他的思维已进入(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答案】C。解析:根据认知结构的不同,皮亚杰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其中,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别人眼中的世界和他所看到的世界一样。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出现了去自我中心主义。所谓去自我中心主义,是指儿童逐渐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修正自己的看法。题干中的小军在幼儿园的时候把自己喜欢的玩具送给妈妈,说明小军当时的认知发展水平处于前运算阶段,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己喜欢玩具汽车,以为妈妈也喜欢玩具汽车;但当小明三年级的时候,大约为8~10岁,可以从妈妈的角度思考问题,出现了去自我中心,说明小军已经从前运算阶段向具体运算阶段转变。
3.我国最早记载和阐释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思想的著作是( )。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孟子》
3.【答案】B。解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意思是: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这句话体现了启发性原则,出自《论语》。
4.虽然小明的期末测验成绩不高,但与期中相比有所提高,老师仍颁给他“学习进步奖”。这种评价属于( )。
A.相对性评价 B.绝对性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终结性评价
4.【答案】C。解析: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或者个体内部的各个方面进行纵横比较,以判断其学习状况的评价。题干中老师将小明期中和期末的成绩进行比较来评价其学习情况,属于个体内差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