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封闭针的作用及其危害

封闭针的作用及其危害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封闭针的作用及其危害

封闭针具有快速止痛、消炎的作用,能够减轻局部疼痛感,但是长时间使用可能会造成一些危害,比如引起感染、导致肌腱断裂、损伤神经和血管等,因此要遵医嘱合理使用封闭针,并且也要做好各方面的护理,防止出现感染等异常情况。

1、作用:封闭针是指向局部注射复方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等麻醉以及激素类药物,可以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入通路,维护中枢神经的正常功能,能够达到快速止痛的作用,并且还具有一定的抗炎效果,可减轻无菌性炎症,修复损伤的组织。

2、危害:如果打完封闭针以后没有做好消毒处理,可能会导致针眼部位出现感染。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较高,打封闭针以后出现感染的概率会明显增高。长时间打封闭针可能会导致肌腱的脆性增加,柔韧度下降,容易导致肌腱断裂。在打封闭针的操作过程当中,如果操作不当,还可能会损伤局部的血管与神经,可能会引起出血以及神经损伤。

另外,由于封闭针中存在糖皮质激素,如果长时间使用,容易引起向心性肥胖、多毛、高血压、局部皮肤变薄以及色素脱失、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骨质疏松,或者加重消化道溃疡等。如果是过敏体质,长时间使用可能导致抵抗力下降,甚至可引起过敏反应,导致局部红肿、瘙痒、起皮疹,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个人打完封闭针以后,应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同时保持针口部位清洁,避免接触脏水,防止出现感染。通常可遵医嘱在3-6个月后前往医院骨科复诊,完善血常规、X线、CT等相关检查,以了解自身疾病的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