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是容易紧张,怎么办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如果是最近变得容易紧张,可能是在生活、工作、学习遇到了较大压力造成,这时可以通过自我调整情绪、学会转移注意力等方法缓解紧张症状。
如果从小就容易紧张,或者是自我调整效果不佳,则考虑为人格障碍、焦虑症或是惊恐障碍等心理问题,建议到心理科就诊。
1、人格障碍:如果从小就容易紧张,则这种情况往往属于焦虑型人格、强迫型人格。建议患者积极主动地完善自己、挑战性格缺陷、学习放松方法、处理情绪,同时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心理医生通常会帮助患者找到紧张的来源,通过改变患者对紧张来源的错误认知,调动患者改变对这种认识的偏差。
另外,放松疗法、冥想练习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2、焦虑症:焦虑通常源于内心的紧张和压力感,常表现为内心不安、心烦意乱,有莫名其妙的恐惧感和对未来的不良预期感,常伴有憋气、心悸、出汗、手抖、尿频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可能与多愁善感、敏感、情绪化因素有关。
如果没有具体引起紧张的原因,或者自己调整起来很难,则建议前往心理科治疗。此时需要进行心理和药物治疗,通过心理辅导改变认识观念,引导患者改变行为习惯。
常用治疗药物有地西泮、阿普唑仑等,但不能够长期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3、惊恐障碍:在无特殊恐惧性处境时,患者会突然感到一种异乎寻常的惊恐体验,感觉死亡将至并出现极度紧张、恐惧、心慌、胸闷、头痛、头昏、出汗等症状。
对于惊恐障碍人群,行为疗法是治疗恐惧症的首选方法,包括系统脱敏疗法、暴露冲击疗法等。
系统脱敏疗法是指让患者进入放松状态,坐在舒适的座椅上,让其随着音乐节奏开始进行肌肉放松训练。暴露冲击疗法是指直接使患者处于所恐惧的情境之中,此时可能会出现相反的效果,从而消除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