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款球形牙齿矫正托槽面世 广州牙医破难题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耗时6年打造“中国骄傲”,突破该领域众多难题。
口腔溃疡、嘴唇划伤、挂住食物、容易脱落……
这些困扰着牙齿矫正患者(箍牙者)的问题,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吉利医生和团队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终于都被解决了。
5月6日,吉利博士欧欧医疗团队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牙齿矫正新型球托发布会,这款2毫米的矫正器被设计为半球形,并将装置内置,解决困扰牙齿矫正领域数十个工程难题。
据悉,这款产品属完全自主研发的新品,已拥有国内外60多项发明专利。
近300万正畸需求者 承受“美丽的痛”
数据显示,中国有近300万正畸需求患者,95%患者都在使用钢丝缠在金属托槽上的传统矫正器。
这样的矫正器,虽然可对牙齿进行矫正,但因为其全部都是方形的托槽且表面结构多不够光滑,带来划伤嘴唇粘膜、容易脱落等很多问题。
所以,“戴牙套的人,医生基本都会告诉他们,前两个星期出现口腔溃疡是正常的,原因在于这是传统托槽的固有缺陷,医生也没有办法解决。”
团队负责人吉利博士介绍到,无论是传统的结扎托槽和自锁托槽,因其表面结构的复杂性,会有各种沟槽、孔裂隙夹片。而患者每天唇齿会有上万次的活动,这会让患者唇齿感受非常不舒服;此外,还难于清洁,容易藏污纳垢,对牙龈健康也非常不好;当然,吃东西的时候也容易挂塞食物;更甚者,这些复杂的结构会导致托槽的体积变的厚使得矫正力不如从前,每天上万次和实物的碰撞,也会使得托槽容易脱落,且也会影响矫正的效果。
“在临床中,几乎每一个病人在两年的矫正周期基本上都有一到两次的托槽脱落,如果患者吃硬的食物不注意,还会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