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排斥“国营食堂”?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进入老龄化时代,各项服务都需要完善,
特别是餐饮服务,应当把重心更多地下沉到社区。
因为,除了建设各类养老机构、让更多老年人进入养老院之外,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仍然会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会在子女身边生活,
会在居民小区生活,会对餐饮服务等需求越来越大。
而子女们由于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照顾老人方面,
特别是饮食,会成为许多家庭的一道难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能够在每个小区建几家“国营食堂”,
给老年人提供健康的饮食服务,应当是一件非常好的事,
为什么要对“国营食堂”的出现感到恐惧呢?
如果真的有恐惧心理,只能说对“国营食堂”不了解,或者对其他所有制餐饮企业太信任。
在完全市场化的今天,无论是其他所有制餐饮企业,
还是“国营食堂”,都有资格通过市场竞争,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如此,就没有任何理由反对“国营食堂”的出现。
相反,应当积极支持“国营食堂”诞生,
给市场更多的竞争元素,最终达到更好服务广大居民的目的。
事实也是,现今的城市发展,已经不再是过去散而乱的状态,
而进入到布局合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网络化新格局。
特别是新建小区,各方面的设施都比较配套、完善,
如果能够在餐饮方面,引入“国营食堂”这样的概念,
让更多老年人能够在“国营食堂”中享受美味,
从而可以有效减轻子女的负担,让子女们可以更加安心地工作,
岂不是一举多得,为什么要排斥“国营食堂”呢?
更重要的是,“国营食堂”的诞生,还能起到“鲶鱼效应”,
让其他所有制的餐饮企业也能适应老龄化时代的到来,
转变经营理念,增强公益意识,
从而形成全社会关爱老年人的良好局面。
虽然按照媒体的调查,最近几天出现的“国营食堂”话题,
与流传的两份文件有关。一份是住建部和民政部发布的,
《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
文件中提到:试点社区为“适应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配建便利店、菜店、食堂、邮件和快件寄递服务设施”,
并要求各市选取3个-5个社区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
自2022年10月开始,为期2年。
文件中提到了“食堂”二字,
就被外界认为“国营食堂”要重新兴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