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什么意思?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解释:
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出处:
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攻完三秦,劫取五国。”
语法: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复句式;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战争、商业等方面。
指将真实的意图隐藏在表面的行动背后,用明显的行动迷惑对方,使敌人产生错觉,并忽略自己的真实意图,从而出奇制胜。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拼音:míng xiū zhàn dào,àn dù chén cāng)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出自唐代诗人杨炯《卖炭翁》一诗,其原文为“不须河伯翻来覆去,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意思是说,不需要河伯弯弯曲曲地航行,而是可以采取直接的方式迅速到达目的地,这也是对当时中国古代交通智慧的体现。杨炯用这句话比喻民间有心人士组织起来,秘密帮助贫困百姓经济困难的善举,象征着爱心、勇敢和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