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什么是教堂音乐

什么是教堂音乐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什么是教堂音乐

用音乐来赞美上帝是宗教信仰的固有传统。早期

基督教一直采取犹太教的礼拜仪式。至基督教传遍欧

洲,有来自希腊、罗马的影响力与犹太教的影响力相

抗衡后,因此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拉丁圣歌体系,但在

宗教内部各派系之间所使用的又各不相同 。到第6世

纪,末教皇葛利果里选定了三千余首圣歌,成为罗马

礼拜仪式的基础,称为《葛利果里圣歌》或称素歌,

沿用至今。

后来从巴黎圣母院的作曲家们开始,拓展了将几

个声部联合在一起进行的可能性。桂劳美?德?马舒完

成了第一首多声部的弥撒曲。他的《圣母弥撒曲》是

明显中世纪风格的例子。到了16世纪,多声风格更加

精练与发展,成为精巧和有表现力的音乐语言,而且

能够表达强烈的感情。但是它却被传遍欧洲的宗教改

革浪潮所阻挡,未能进一步发展下去。

巴赫正是在路德教教堂的岗位上度过大部分的岁

月,而且比起任何作曲家,他为教堂音乐所做的贡献

最为纯粹。巴赫最大的贡献是为一个时代画下了句点

,他既是一个时代的终结者,也是另一个新时代的开

创者。在他大规模的教堂音乐中,他的B小调弥撒曲

既是精心制作又是篇幅巨大的。结果,它成为一种新

的体裁的创始作品,于19世纪时不再在教堂的宗教仪

式出现,而改为在音乐会大厅内演奏。而迈入19世纪

音乐会弥撒的新领域。在浪漫主义思潮的时期里,许

多作曲家将他们的宗教热情透过大规模的弥撒配乐,

或其他宗教仪式的歌词配乐来表达。

20世纪,宗教作品大量地出现在音乐会上:科达

依、史特拉汶文斯基、普朗克和佛汉?威廉斯的安魂

曲都有着迷人的美,而梅湘许多各式各样的作品,都

使管风琴曲目的宝库更加丰富。

O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