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胡润财富报告发布,大陆940人中就有1人是千万富豪,你怎么看?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我们直接看最关键的,超高净值的家庭是由哪些人构成的?报告显示,
企业主 75%
亿万资产超高净值家庭中,企业主的比例占到75%。企业资产占其所有资产的60%,他们拥有1500万的可投资资产(现金及部分有价证券),房产占比他们总财富的20%。
炒房者15%
由于2016、2017年两年房市火速升温,炒房者在这部分人中的占比由2015年的10%上升至15%。房产投资占到他们总财富的八成以上。
职业股民10%
职业股民占这部分人的10%。现金及股票占到其总财富的73%,房产投资占他们财富的25%。
这三类人直接决定了“上层建筑”的方向。进步一看高净值人群的变化趋势,此前贝恩公司和招商银行也联合发布了一份《2017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100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人群规模已达到158万人,在经济L型运行的背景下,中国私人财富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个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总体规模达到165万亿人民币,2014-2016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1%;预计到2017年底,可投资资产总体规模将达188万亿人民币。
其中,中国高净值人群人均持有可投资资产约3100万人民币,共持有可投资资产49万亿人民币;预计到2017年底,高净值人群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将达58万亿人民币。报告中提到,高净值人士数量超过5万人的省市共9个,分别是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山东、四川、湖北和福建,其中东南沿海五省市(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率先超过10万人;全国22个省市高净值人数超过2万人,地区差距进一步缩小。
报告指出,居民创富拥有更多的可能性。约90%的高净值人士晋升高端富裕人群时间不足十年,其中更有约70%是在最近五年致富。从2006年的18万人跃升至2016年的158万人,高净值人群规模十年间翻了三番,这相当于过去十年间,每天有接近400张“新面孔”跻身千万级以上财富人群。相比之下,人均可投资资产仅小幅上升约10%。
不知道这些变化趋势能否让你真正理解到底是哪些人富起来了。
从今年胡润财富报告,我们主要看到两点重要内容:一是,中国老百姓更有钱了。数据显示,中国大陆每940人中有1人是千万富豪,每1.4万人中有1人是亿万富豪;其二则是,相比港澳台,大陆更有钱了,数据称,相比9年前胡润研究院第一次做财富报告时,全球华人的购买力已经完全从以前的港澳台为主颠倒过来,而且大陆强势反超。
相比以前受苦挨饿,中国人拥有的财富越来越多,这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但是我们更应该透过这一堆财富背后所反映的问题。针对千万高净值家庭数量增长迅速的原因,胡润认为是房价及创新行业的带动所致,而这些数据的发布是想要给向中国高净值人群推广产品或服务的机构一些参考。
其实,我们扪心自问,我们的资产机构包括哪些,房产、证券、债券、期权等,其中,房产成为重中之重,随着近年来的房价水平,在一二线城市,手中拥有一套房子,这套房子轻辄几百万元,重则上亿元。就拿二线城市杭州而言,9月6日,据当地一个房地产媒体报道称,当地市区有一个楼盘的新房,单价8万元/平方米,每套起价就在3000万元,必须全款,仍然被一抢而空,而开发商起先的心理开盘价是11万元/平方米。
但是,在如此紧俏的现象背后,最低价3000万元的全款来自哪里?个人认为,有一部分确实来自经济实力,但比较为少数,更多的则包括,银行及亲友借款,现有房产的抵押,一些金融的投资收益,甚至一些创业公司期权的提前变现,我们在见到光鲜一面的同时,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清晰与正视,所以,这又是一件不值得高兴的事情。
相比于这些靓丽的财富数据,我们更期待看到,我们的每个人积极向上,我们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强,我们的产业发展虚实更为均衡。
富裕群体当然是越来越多,但是大部分这样的人群都集中在高房价的城市!如果,把用于居住的房子除开的话,这才能表现这些人群的真实财产情况。否则,有一套房子价值千万,买杯咖啡却要犹豫再三,那算什么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