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老酒馆里的老二两?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老酒馆》里的那一段视频我看了不下五遍,每次都感觉老二两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但非要让我说个一二三,也说不清。
————————————————————
每次老二两喝酒,都只要二两酒,所以才有了这么个绰号。
二两酒不多,他也只喝得起这点。
二两酒也不少,一个人就着回忆品品,足够。那些一口吹一瓶,满杯直接干的豪饮,也许能喝出刺激,但恐怕品不出老二两喝酒的那点滋味。
多了二钱酒,他能品出来;兑了一点水,他能品出来,这是品酒的道行。
多出的酒多给了钱,喝出来兑水不声张,不掉自个的份,也不给人难堪,这是老二两的酒德。
老二两说的“借酒说事小心点”“喝酒应事的躲远点”,展现了他对酒的态度。
在老二两眼里,喝酒就是喝酒,把酒当缓和或者活跃气氛的工具,他看不上。
————————————————————
老二两在老酒馆掌柜因为下大雨,提前打烊时,他非常激动,几乎下泪。按说这很正常,没生意做,为什么不关门打烊?连个顾客都没有,这规矩做给谁看?
给自己看。这就是老二两的答案,在他眼里,规矩是做人做事的根基,是不可违背的准则。
但是顾客和店家,本就是财货两清,萍水相逢,老二两为什么因为老酒馆提前关门这么愤激?
他很看重老酒馆。
老酒馆的掌柜实诚,伙计懂事,不拿绸缎眼皮看人,嘴里也没什么不咸不淡的话,也打心底里关照他。老二两讨饭为生,无家可归,他只有在老酒馆才能感觉到一丝家的意味和温暖,就是他说的那“热乎气”。
所以当老二两流落街头的时候,被其他店家唾弃驱赶的时候,我想他大概会笑一笑,转过身走了,一句话都不会说。
他心里的规矩只说给他认可的人听,所以在老酒馆不遵守老二两最看重的规矩时,他失望至极,他激烈地抗议,因为他不希望他心里最后一片净土,最后一丝温暖也堕入黑暗。
————————————————————
最后的那个雨夜,老二两当时已经因为中风而腿脚不便,当掌柜的已经把车叫来要送他回去,仍然被他拒绝了。
到现在我也不认可老二两当时的做法,因为我觉得哪怕是为了让掌柜的安心,都应该做安排好的车回去。前面的剧情里老二两拒绝了留宿,拒绝了加菜,已经足以告诉掌柜什么是规矩,为什么要守规矩。
那为什么最后还是宁可冒雨走十里路,也不肯坐车?到底是他对规矩的遵守严格到了那种程度,还是编剧使过劲了?
我不知道,但是这个角色的演绎彻底成功了。他没能让我完全认可,却让我无法分辨他的做法的对错,然后陷入了长久的思索。
这就是成功的角色。
看着老二两在雨里渐渐走远,那个场面很震撼,那种踽踽独行的坚定让我在无法理解的同时肃然起敬。
————————————————————
老二两不是“大隐隐于市”,他是一个落魄而又倔强的老头,他是因为倔强而落魄,还是因为落魄反而更倔强?也许是二者兼而有之。